舍弗勒集团是德国技术型家族企业的代表,旗下拥有INA、LuK、FAG三大品牌和汽车与工业两大事业部。舍弗勒集团2014年销售额为约121亿欧元,在全球拥有约8.3万名员工,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工业事业部涵盖INA和FAG两大品牌,代表一流的品质、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于工业各行业及工业后市场的高性能产品与高品质服务。舍弗勒以卓越技术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提供高精密发动机、变速箱及底盘部件和系统,以及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服务于如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能源、造纸、石油石化和机床等在内的广泛工业领域。
伴随着工业4.0日渐显现的深远影响,“中国制造2025”适时出台,其中明确提出的五大重点工程——工业强基工程充分说明了核心基础零部件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地位。轴承正是机械设备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走过百年历史,在如今强调卓越制造、智能集成的新时代,轴承产品又有了怎样的创新?供应商能为用户带来哪些价值提升和增值服务?带着一份学习与发现的好奇心,笔者日前受邀参加了舍弗勒于南京举办的“集思广议,共创未来”2015大中华区工业后市场高峰论坛。
此次论坛邀请来自全国冶金、矿山、水泥、造纸、电厂、石化、汽车制造、光伏和食品饮料等轴承典型应用领域客户200余人,汇同舍弗勒集团高层领导和技术专家,以“务实、创新、提升、共赢”为宗旨,分享舍弗勒产品与应用创新的同时,对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与差异进行了研讨,积极展望了轴承应用的广阔空间。现场以展板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舍弗勒相关产品与重点领域成功案例,受到广大参会专业用户的广泛关注。舍弗勒南京工厂的参观,更是让人感受到卓越品质背后的多重保障。
高效驱动 驰骋未来
“高效驱动,驰骋未来”(Mobility for tomorrow)是舍弗勒通过此次论坛传递的企业战略目标。舍弗勒集团的工业后市场部门负责为各主要工业行业的终端客户和经销商提供备件以及相关的服务,首要任务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定制化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和各种服务。舍弗勒集团工业后市场总裁拜斯先生从人口、技术、环境和经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市场面临的需求与挑战,明确指出舍弗勒将聚焦:绿色环保驱动、城市交通、城际交通和能源链四大领域,以技术创新助力“中国制造2025”。
拜斯先生强调了舍弗勒工业后市场的发展愿景——首先是保证终端客户生产工艺流程的稳定运行,以终端用户需求决定舍弗勒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保证服务与及时供货。其次,舍弗勒力求成为终端用户的长期合作伙伴,致力于利用舍弗勒全球市场积累的应用技术与能力帮助中国用户,将客户需求转化为舍弗勒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舍弗勒强化与经销商伙伴积极协作,长期共赢。实现客户价值链整合,开创超越产品的全新业务模式是舍弗勒的重要目标。从基本的轴承产品,到集成传感与测量的模块,再到面向特定应用而构建的系统,形成新型服务和全新的业务模式。
视情维护是舍弗勒实现价值链整合的有效途径。对于轴承用户而言,舍弗勒提供FAG SmartCheck在线振动监测系统、FAG GreaseCheck润滑脂传感器、FAG SmartController 控制系统、FAG Concept2 自动加脂器,以及FAG集成传感器模块的深沟球轴承,通过控制系统实现监测设备和轴承间的通信,以云平台计算并监测客户轴承的运行状态,根据维修周期生成备件订单,反馈给经销商,形成完整的维护监测自动化流程。舍弗勒在位于上海的总部建立了状态监测培训中心和远程状态监测中心,籍此提升后市场客户对设备的视情维护管理能力。这既是工业4.0概念下设备互联的创新实践,又是构建智能工厂,确保生产流程高效智能化的基础环境。
完善布局 提升服务
自1995年在中国投资生产以来,舍弗勒大中华区的本土化进程稳步推进,目前已建立起包括生产、销售、研发和技术支持在内的全面用户服务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汽车产业和工业市场,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1万多人,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设有7座工厂,其中宁夏工厂主要生产铁路轴箱轴承、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并提供铁路轴承大修服务。苏州工厂主要生产乘用车和商用车离合器摩擦片和摩擦片原材料。安亭研发中心是舍弗勒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基地,装备有国际一流的测试台架、分析设备、计算单元和模拟软件,经过舍弗勒总部认证,具备全球支持与技术服务能力。超过600名工程师和外籍专家在安亭中心从事测试、应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基础研究。
优秀的产品需要正确安装和合理维护才能在产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而言,生产流程的连续可靠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轴承的正确润滑、安装与及时维护正是舍弗勒集团后市场业务的重点之一。舍弗勒努力参与到客户的设备维修策略中,根据多年行业经验的积累和市场实践,提供从最佳工具的选择到设备监测再到维修服务,例如滚动轴承的安装、轴承的修复。通过与成套设备制造商或用户的合作,舍弗勒可以单独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且不受原设备生产厂家的限制。舍弗勒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有效地避免设备故障,同时提供快速诊断与维修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产线正常运转,提高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全生命周期总体成本。
中国的本土研发在舍弗勒集团中变得日益重要。基于中国制造业类型的丰富多样,其需求特征具有鲜明特色,为产品创新开拓了思路。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是舍弗勒轴承产品今后研发方向上的重点,通过集成智能化轴承传感器组件,完成现场数据的高效采集,结合软件分析为客户给出及时的维护指导。对于特殊的应用需求,针对中国客户的定制化开发,舍弗勒中国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德国标准 品质保障
此次论坛的举办地南京,是舍弗勒在建的又一主要生产基地,将生产精密轴承、精密传动部件和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落户南京的舍弗勒工厂占地近260000m2,全部完工后将包括四个生产厂房和一个物资仓库,目前1号厂房已经投入生产,负责制造多种规格的滚子轴承产品和直线导轨产品。井然有序的产线布局、国际一流的加工设备、清晰准确的工位看板和严格规范的各项检测标准,都诉说着看似简单的轴承产品背后的不平凡。从最初的软车、热处理和端面磨,到挡边硬车、削磨和滚道超精,再到后期的黑化与装配,各个工序都严格执行着材料、设备与员工的多重考量,而参观者也充分感受着统一德国制造标准下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匠心独运。
对于诸多高端设备而言,轴承看似太过平实普通。然而正是有了关键零部件的可靠保障和智能演进,才有了设备的可靠运行,才能构建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坚实基础。相信此次论坛的每位参与者都会感受到来自舍弗勒的创新与务实精神,收获了长期合作的信心和关于智能时代的畅想。同时,作为中国制造的每位参与者,更应多一份对“思行合一”与“严谨求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