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探索临海古城消防隐患“破解”之道
日期:2016年07月19日  文章点击数:

    摘要:本文以临海古城为例陈述了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重点就古建筑如何开展电气化消防改造、加强消防设施基础建设、增强消防救援力量等方面做了研究。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隐患安全

    1、现状与成因

    古建筑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标志。临海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建筑遍布全市各地,比较著名的有桃渚军事古城、紫阳古街等。这些古建筑普遍存在“房屋结构不耐火”、“电路老化”、“道路狭窄”、“消防水源供给不足”这四种先天火患,导致了古建筑“着火易、灭火难,蔓延迅速”。如何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成为摆在消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1.1房屋结构不耐火。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老房,本身就有不耐火的特性。而一些古建筑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干,楼板腐朽干燥,一旦起火,火势极易蔓延。

    1.2电路老化。古建筑内线路老化现象尤为严重。以桃渚军事古城为例,目前古城内约340户,大多为木结构房屋,屋内电线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安装,电线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引发火灾。

    1.3道路狭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决定了古城消防通道的先天不足,如紫阳古街宽度宽处约4米,而窄的地方仅宽1米,大部分街巷根本无法通行消防车。

    1.4消防水源供给不足。古城内大量砖木结构的房屋相连,却没有足够用来灭火的水。古建筑内往往缺少室内、室外消火栓等基本的消防设施,只能通过设置灭火器来缓解消防设施的不足。一旦发生火情,最基本的消防用水无法保障,容易贻误灭火战机。以桃渚军事古城为例,13.09公顷的范围内,住着791户人家,几百间砖木结构房屋聚集,2470名常住人口生活于此,窄巷深居处,有灶台上做饭烧菜的火焰,有蜘蛛网一样密布的电线,而与之对应的消防设施,是街边零星设立的灭火器、及遍布各个街巷的41口水井。

    1.5其它原因。除了历史遗留问题,新的火灾危险因素也在不断滋生,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古建筑消防安全,如餐饮、宾馆以及商铺等,增加了意外致灾因素;不断丰富多样的家用电器,增加了古建筑的用电负荷。此外,旅游人数增多,也增加了人为致灾几率。而且古城与城市消防站的距离普遍较远,可谓“远水救不了近火”。

    2

上海国厦生产制造空气呼吸器充气泵小型天然气压缩机家用天然气压缩机高压空气压缩机,气密性检测设备完全国产技术,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格局 www.yizhen.com.cn

 

版权所有:上海国厦压缩机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13918571803(赵总)13916365681(石经理) 固定电话:021-51079057 传真:021-56796712  网站地图 快速通道
主要产品:空气呼吸器充气泵,呼吸器充气泵,小型天然气压缩机,家用天然气压缩机,高压压缩机,高压空压机,高压空气压缩机